【凱特追劇】《信號》《記憶》日韓版 誰能笑傲巔峰?
翻拍一直是一種潮流,有時是原版收視率高,有時則只是劇本太好。從近來日劇翻拍韓版《信號》《記憶》來做個對比,日劇有種學不來的正經、韓劇有無法臨摹的悲情,而無法否認的是,因為文化不同的緣故,翻拍劇裡絕大部分都會變成一場慘劇。
其實日本翻拍韓劇不在少數,2016年山田涼介的《該隱與亞伯》翻拍自2009年同名韓劇,2017年中島裕翔的《未生》也是翻拍自2014年同名韓劇。到了去年日本翻拍韓國14年前的催淚韓劇《對不起,我愛你》,派出長瀨智也來和蘇志燮一較高下,今年又繼續翻拍韓國神劇《信號》與優質好戲《記憶》,凱特開始狐疑,終於認真審視日劇發生了什麼事情?是日本編劇真的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,還是韓劇已經好到變成亞洲的標竿?這絕對是愛看戲、愛追劇的觀眾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,那就是我們現在看的是亞洲最頂尖的戲劇嗎!
韓版&日版《信號》天才和人才的對決
日版《信號》與韓版《信號》剛好差快兩年,老實說,翻拍韓版《信號》,需要的不只是實力與演技,還要莫大的勇氣,韓國三大燒腦神劇《信號》、《秘密森林》、《隧道》,就以《信號》為首,不但叫好叫座,還讓人愛不釋手,凱特可以理解日本看完該劇時的驚艷,更佩服的則是日本翻拍的勇氣。
凱特是倒過來先看日本《信號》,當時給的評價是高分過關,後來續看韓版《信號》,只能默然。
日本《信號》,劇情工整、拍法嚴謹,刀法精準,坂口健太郎的表現傾向天才型,姑且不論是否過於神化這個角色,就觀眾的立場與角度,凱特是被說服的;吉瀨美智子的演技不溫不火,就是一整個恰到好處的冷淡;北村一輝的高顏值根本完殺小鮮肉,這樣的演員群應該是萬無一失的了,凱特在想,日劇劇組應該也是這樣想。
看完日版後,凱特算是立馬打開韓版《信號》,時隔兩年,即便珠玉在前,日版最壞應該也有木櫝在後的水準吧?然而,這只能應驗了,前者是天才、後者是人才。
韓版《信號》就像一本好看的厚書,封面有年代的足跡,內頁有泛黃的痕跡,但只要翻開了第一頁,就會被吸引下去,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下去,那是種自帶光環的魅力。金惠秀的氣場根本無人能比,那種滿分的眼神,無可挑剔的走位,已經讓韓版《信號》輕鬆過關;李帝勳的略帶不完美,是那種有瑕疵的情緒,卻讓他的角色更有溫度,是讓觀眾摸得到溫度的那種演技;至於趙震雄,則是這部韓劇名列三大神劇的主因,他的表現無可替代,有看電影的那種淋漓盡致,是一種值回票價的認可和肯定。
日版《信號》絕對是一部好劇,而韓版《信號》卻是日版無法超越的好,那種劇情的張力與情緒的飽滿,韓版《信號》已經來到顛峰,想要超越只能上外太空。
凱特短評:未免錯過好劇,配方服用順序:先看日版,再看韓版,一切圓滿。
韓版&日版《記憶》張揚與平靜的演繹
不論韓版或是日版,《記憶》的體裁都是沉重的,依循《信號》的經驗,凱特自然毫不猶豫地先打開日版,那畫風就瞬間讓凱特直想掉淚,不愧是中井貴一,雖然有想過會不會是那棵樹讓凱特掉淚,但大叔的演技無庸置疑,看到中井貴一就是一種安心,因為大叔的臉上就寫著我很會演戲。
阿茲海默症是一個很硬的題材,不論怎麼拍,這個病永遠不會痊癒,要拍得不煽情,讓人平心靜氣地看下去,凱特在想,日版做到了用生活化的情緒去交代這個悲傷的故事,中井貴一用的是平靜的態度去詮釋一個張揚的律師,那是一個絕妙的串聯。而韓版的李聖旻則是淋漓地展現一整個張揚,比起阿茲海默症,凱特一度懷疑他劇中的角色得的其實是躁鬱症。
但是李聖旻的張揚卻和韓劇的調性非常水乳交融,他在劇中的情緒是一致的,和金志秀,尤其對上朴真熙,一個張揚,一個外放,沒有一點違和感,能緊捉住觀眾的目光就是韓劇獨有的調性,有時是帶著日日劇的風格,有時又是帶著小劇場的風采,韓版的調性是快速的,有趣的地方就是在此,李聖旻用的是張揚的態度去演繹一種平靜的心情。
日劇一向很拿手職場劇,在細節上,日本在亞洲沒有敵手,但論感情上的張力,韓劇真的獨步全球。
凱特短評:日劇沒有退步,只是韓劇一直進步,兩部都是好戲,任君先日先韓都行。
《信號》《記憶》日&韓版 線上看:KKTV 難以抗劇
|| 凱特專欄 ||
有「追劇界瑪法達」之稱的凱特大神,擅長分析編劇套路與男女情愛,推劇神準,只要凱特點名說好看的,絕對都是會叫好又叫做的收視佳作!如果你是追劇迷,絕不可錯過凱特大神為你神推必看之作。如果你還不知要從何下手追劇,更要來請示凱特大神為你指點迷津!
撰文/Kate|圖片/KKTV、翻攝自網路
◆ 採訪邀約/專案合作 請聯繫
執行主編 陸小香 insenderstyle@gmail.com